儿童型精神分裂症的定义与起病年龄
儿童型精神分裂症涵盖了起病于18岁之前的所有精神分裂症病例,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的议题。由于起病年龄的不同,儿童型精神分裂症又可以细分为早早发精神分裂症,一般是指起病年龄小于13岁,和早发精神分裂症,一般是指起病年龄介于13~18岁之间。受到年龄的影响,儿童型精神分裂症比较突出的表现就是个性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变化,比如原本孩子的性格活泼开朗,却突然变得沉默寡言,对周围所有事物都失去兴趣,也没办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,甚至会出现混乱的逻辑。或者出现与周围情景完全不符的情感表现,比如无缘无故的大哭或大笑,行为也会变得越来越孤僻。
症状表现
儿童型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不会一成不变,随着年龄的增长,症状也会出现不同的表现,年纪小一点的人可能会变得更加沉默,会出现一些重复的行为,虽然这些症状看上去没什么害处,但是久而久之会给人带来心理困扰。随着年龄不断,增长症状也会变得更加复杂,他们会逐渐出现思维障碍,会有一些稀奇古怪的妄想行为,这些行为与现实严重脱节,进而导致听到不存在的声音,看到不存在的图像,给心理带来更大的冲击。行为方面也会变得更加极端,行为逐步紊乱,反应更加迟钝呆板,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。
病因与发病机制
儿童型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并不完全清楚,但一般情况下,遗传因素大脑结构及神经递质等因素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。根据目前的临床研究成果来看,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家族中如果有精神病遗传史,发病率就会更高一些。中枢神经发育成熟时间延迟,或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等因素,也有可能会导致儿童型精神分裂症的出现,因为这些器质性改变可能会影响大脑正常功能。
诊断与鉴别
儿童型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是一个复杂且细致的过程,一定要综合考虑各种情况的出现。如果无法判断是否有儿童型精神分裂症,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,他们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、精神检查或辅助检查来做出对应的诊断。在这个过程中,还需要将儿童型精神分裂症与多动症等其它疾病进行鉴别,这也是寻求专业帮助的一个重要原因。